丹參的基本介紹
丹參,為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參的根和根莖。產(chǎn)于江蘇、安徽、河北、四川等地。春、秋采挖,洗凈,曬干。切片、段,生用或酒炒用。丹參是一味常用中藥,別名紅根、紫丹參、血參根等,這是因其藥用的根部呈紫紅色之故。
丹參的營養(yǎng)價值
含丹參酮、原兒茶醛、原兒茶酸、丹參素、維生素E等。
丹參的選購
丹參根莖粗短,頂端有殘留莖基,根數(shù)條,長圓柱形,略彎曲,長10至20厘米,直徑3至10毫米,表面棕紅色或暗紅色,粗糙,具縱皺紋。老根外皮疏松,多顯紫棕色,常呈鱗片狀剝落,質硬脆,斷而疏松,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,皮部棕紅色,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,導管束放射狀排列,黃白色,氣微,味微苦澀。以條粗壯,色紫紅者為佳。
丹參的食用方法
1.用于胸肋脅痛,風濕痹痛,癥瘕結塊,瘡瘍腫痛,跌仆傷痛,月經(jīng)不調,經(jīng)閉痛經(jīng),產(chǎn)后瘀痛等。治療胸肋疼痛、癥瘕結塊,以及月經(jīng)不調、經(jīng)閉經(jīng)痛具有良效,常與川芎配伍應用。在治療胸腹疼痛屬于氣滯血瘀方面,往往配合砂仁、檀香等藥同用。
2.用于溫病熱入營血、身發(fā)斑疹、神昏煩躁。常與鮮地黃、水牛角、玄參等藥同用。
3.用于心悸怔忡、失眠。常與酸棗仁、柏子仁等藥配合同用。
味苦,性微寒;歸心、肝經(jīng)?;钛{經(jīng),祛瘀止痛,涼血消癰,清心除煩,養(yǎng)血安神。主治月經(jīng)不調,經(jīng)閉痛經(jīng), 癥瘕積聚,胸腹刺痛,熱痹疼痛,瘡瘍腫痛,心煩不眠;肝脾腫大,心絞痛。
1.活血
能擴張冠狀動脈,增加冠脈流量,改善心肌缺血、梗塞和心臟功能,調節(jié)心律,并能擴張外周血管,改善微循環(huán);縮短紅細胞及血色素的恢復期,使網(wǎng)織細胞增多,能促進組織的修復,加速骨折的愈合;
2.能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
3.預防血栓
有抗凝血,促進纖溶,抑制血小板凝聚,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;
4.降血脂
能降低血脂,抑制冠脈粥樣硬化形成;
5.護肝
能抑制或減輕肝細胞變性、壞死及炎癥反應,促進肝細胞再生,并有抗纖維化作用;另外,對結核桿菌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;
6.抗腫瘤
能有中樞神經(jīng)有抑制作用;有抗腫瘤作用;
7.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
8.降血糖
能降低血糖。
丹參酒的做法
一、丹參泡酒
1.白酒(用于婦科可以用黃酒)2斤,丹參2兩(酒與丹參的比例是 1兩白酒:1兩丹參 )
2.白酒放入可以密封的玻璃瓶內(nèi),丹參直接放進白酒里面
3.玻璃瓶封口15天。
4.15天后即可飲用,一次10ML左右。
有活血化瘀的功效
二、丹參用豬血拌炒
1.將15g生丹參洗凈切片,新鮮豬血洗凈切塊,蔥切花,辣椒切段,蒜拍成末。
2.鍋中加清水燒開,放入豬血一氽,撈出放盆中清水沖洗干凈
3.鍋中放油,花椒烹出香味后撈出.
4.辣椒段,蔥花,蒜末,放入鍋中翻炒幾秒,放豬血和生丹參片翻炒,加入料酒在翻炒幾分鐘,最后放入鹽,味精等即可。
有除煩安神的作用。
三、丹參煎服(可以與枸杞,黃芪,甘草等同時煎煮)
1.干丹參15-30g
2.水800ml
3.丹參放入水中大火煮開水后,關小火慢煎10分鐘即可服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