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育丹參苗。以采種的當(dāng)年處暑播種,最好在整好的地上,采用撒播或條播。種子宜淺播,播后用竹枝在畦面上輕輕拍打,使種子與土壤緊貼,然后蓋上一層稻草,淋水保持土壤濕潤,10天左右出苗。播種2個月以后即可移栽。
②定植丹參苗。按株、行距30×25或25×20厘米打穴,每穴栽1- 2株,種后將土壓實并及時澆水。
(2)分根繁殖法;丹參收獲時將準(zhǔn)備作種的根子留在地里不挖,到翌年雨水節(jié)氣前后下種時隨挖隨種,種時將種根截成6厘米長,按株、行距25×20厘米穴栽或在畦面橫向開淺溝,將種根平放或斜放在溝內(nèi),蓋上薄土。如斜放要注意種根上下不要倒置。栽后20天左右幼苗即可出土。
田間管理 育苗期要及時拔除雜草、澆水并追施1~2次稀薄人糞尿。定植后,前期生長較慢,要注意松土除草并結(jié)合施用人糞尿或尿素每畝5公斤,以后施肥可適當(dāng)增加磷鉀肥。谷雨以后會陸續(xù)抽出花序,要及時將花序摘除,以保證養(yǎng)分集中到根部。雨季期間注意做好排澇工作。
病害防治 栽種期間較常出現(xiàn)葉斑病,可摘除病葉,噴灑波爾多液進行防治。
丹參苗的追肥方法:結(jié)合中耕除草追肥2~3次。第一次在返青后施,以氮肥為主,用以培養(yǎng)壯苗,每公頃追施硫酸銨150~200千克;第二次以磷鉀肥為主,促進根部發(fā)育,每公頃追施過磷酸鈣300~500千克;第三次在植株封壟前施,每公頃追施過磷酸鈣250~300千克。